时间:2024-09-24 05:43:01
——把脉中国经济林发展走向系列报道之六中国绿色时报8月28日报道(记者梅青通讯员杨淑艳)尽管中国经济林的发展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想,但现存的问题和困难依然不少。中国经济林要换挡升级,就必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同在的一场大考破解难题的大考、释放潜能的大考。如何应对这场大考?在新时期该交出怎样的答卷?用行动作答、迎接这场大考的不仅有政策的制定者,也有管理者,更有千千万万的实践者。
三大潜力,经济林发展新征程的基石我国经济林产业整体上还处于产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但同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巡视员于建亚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我们有林地资源、科技推广、加工增值三大潜力,这足以让人们对经济林的发展充满信心。
林地资源相对丰富。与相对有限的耕地资源相比,我国林地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特色经济林可挖掘的空间较大。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无立木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5113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16.8%,其中大部分适宜发展经济林。
同时,我国还有近1亿公顷的沙地、盐碱地以及矿山复垦地等边际土地资源,有相当部分可用来发展经济林。此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在确权到户的1.5亿公顷林地中,必然会有一部分转为发展经济林。
科技提升潜力巨大。与日、美等先进国家相比较,我国经济林单位面积产量仅相当于这些国家的1/5-1/3。
通过现有实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可迅速提高经济林产量和效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平均增产幅度测算:改造现有木本粮食林,2年-3年可见成效,亩产可提高近3倍;改造现有油茶林,可使茶油单产由每亩2.5公斤提高到15公斤。
加工增值空间广阔。目前,我国经济林产品生产多处于初级加工利用阶段,企业还是以中小型为主,果品加工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仓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6到1/8。由简单卖原料和初级产成品,到卖深度加工产品,售价和效益会成倍增加。
挖掘这三大潜力,必然会成为经济林新征程的发展基石。只要汇聚和整合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林转型升级的大门怦然开启为期不远。诸多对策,助力转型升级潜力巨大,问题也多多,诸如集约经营程度较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特色优势不够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也在阻滞着中国经济林的做大做强。正视问题、立足现实,我们才会踏上新的征程。
为号准脉搏、开出良方,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去年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加快经济林发展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总结各地实践、汇集专家智慧、吸取国外经验,良方层出不穷:尽快制定《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宏观层面进行政策指导,明确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具体政策。特别是要抓紧出台《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解决区域布局、建设重点、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具体问题,纠正一些地方出现的一哄而起、盲目发展现象,正确引导经济林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整合投资渠道,增加政策性资金投入。目前,除油茶外,国家没有专门用于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只能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和其他涉农资金,主要还是靠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的投入。建议在整合现有渠道和资金存量、增加投入比例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设立特色经济林发展专项资金,增加新的投入,扶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
加强特色经济林优势树种和品种选育、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议将特色经济林纳入林业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增加研发投入。对主要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集中建立优质资源保存基地,分树种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任首席专家,整合各类科研资源,积极选育优良树种和优新品种,开发关键的生产加工技术和机械装备,提升经济林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加强林业部门从事经济林管理的职能。积极推广河北、新疆、宁夏等地的经验和做法,依托林业部门设立跨行业的林果产业管理机构。
积极培育合作社、家庭农(林)场的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载体和经营模式,完善种苗供应、采摘作业、产品销售、技术咨询、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于建亚说,这些来自于基层的强烈呼声和建议,都切中了经济林发展的要害,国家林业局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正着力研究解决方案。
几多期待,宏观破题紧锣密鼓在众多的对策和建议中,宏观层面的政策措施破题最令人期待。据了解,国家林业局正组织起草《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正广泛征求意见;《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已经修改完成,近期将上报国务院批准颁布。由于涉及宏观定位、总体布局和重大决策,其中大量的工作需要调研、论证,并与相关各方协调沟通,但一切工作都在积极推进中。虽然宏观指导意见出台还尚无时间表,但各方期待破题的方向和建议都很集中。
专家认为,按我国现有的潜力并采取对策,到2020年实现产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农民人均来自经济林收入增长1.5倍,是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只要我们坚持市场化导向,摸清市场潜力和家底,对各优势区域进行规划,通过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多种流通业态,创新生产经营体制等多种手段,就可以提升我国特色经济林发展的规模和竞争力,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供给能力。
坚持特色化发展,要以30个木本粮油和优势特色经济林树种为重点,选择自然条件适宜、特色资源丰富、生产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社会化服务基础较好的1000多个县进行重点突破,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示范基地,以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依据资源、市场条件和经济林生产特点,倡导采用小农户大基地、小业主大园区、小规模大区域的发展模式,合理确定种植和经营规模,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推广合理间作、以短养长,优势互补、循环利用等复合经营模式,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林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总之,要实现经济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发展的道路,通过换挡升级,必然会走上一条强林富民、绿色发展之路。
尽管艰辛,但未来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安装-www.jlcj.net
Copyright © 2008-2024 www.jlcj.net. 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安装科技 版权所有备案号:ICP备57746926号-6